想要做品牌,绝对不能只想着赚钱,而是要思考如何创造影响力,建议各位品牌经营者或品牌行销人员可以从沟通与创新力开始思考,并切记做品牌不是短跑,是场马拉松!从产品、通路、行销到品牌规划,逐一布局,才是品牌经营的要点!
没有人可以告诉你做品牌一定赚钱,但可以肯定的事,做品牌不能只想着赚钱;如果你只想赚钱,请不要冒然做品牌。
举个例子分享:你只是喜欢唱歌,你就要立志当歌手吗?你只是喜欢画画,你就要立志当设计师吗?
要当歌手,你不能只喜欢唱歌,你得喜欢音乐;
要当设计师,你不能只喜欢画画,你得喜欢思考;
要做品牌,你不能只想着赚钱,你得考量着如何有影响力。
怎么样才是一个好的品牌?好品牌不能单纯从产品接受度、通路多寡、赚多少钱来判断;苹果手机不是第一款智慧手机,却影响了使用手机的思维;TOMS鞋子不是唯一推广公益的公司,却影响了消费者购买的选择。好的品牌是能对这个世界有多少良善的影响力,越有影响力就越靠近赚钱。
沟通力
既然品牌要做的是影响力,就不可能一蹴可成。相信许多品牌商都在思索如何妥善地与消费者沟通。透过策略性的沟通,让消费者相信你要说的事情是真的,接下来先与大家分享策略性沟通的节奏,粗略先分为3阶段:
探索期:相信大家对品牌定位有一定认知,定义好核心定位才知道要跟消费者说什么,让消费者相信什么?但在多元的社会里,不是你说什么消费者都会相信,消费者只会相信他们体验到的真实,所以品牌商需要探索沟通的模式,找出让消费者容易相信的法门。这是需要时间的,得不断地探索标的市场消费者想听到什么?许多品牌初期只想说自己想说的,却忽略消费者想听的。
深耕期:当品牌已经有好的定位,也在探索期确认消费者的需求及沟通语言,品牌商得开始规画好的方式,试图透过好的方式,先碰触单一目标客群并深度沟通,避免资源发散,这个时期也决定了市场占有的面向,在深耕期是阶段性的消费者确认,攸关未来品牌操作策略的走向。
什么方式呢?透过展会宣示,活动接触,门市体验,线上或软体互动等,依据操作资源选择最适切的方式,但在深耕期执行同时需要留意考量2件事情:
- 模组化:建立深耕模组,得以有效复制(人力、经费等都得模组化)
- 延展化:什么样的延展性,例如:消费者沟通的系列结构与层次结构
广耘期:
这个时期谈的是整合性,当你的品牌透过各种广宣模式,开始累积了符合市场比例的忠实客群,如何在苦心经营的客群中产生回购率与扩散律,是这个时期的重点。除了透过新品发表、旺季优惠、活动性服务,别忘了要花点时间在顾客关系管理上,此时才真正考验的是品牌经营的坚持与韧性。这个时期会有通路合作与品牌曝光的机会,要妥善并规划性的去评估,要把握机会也别因为机会来了,而盲目扩大造使未来品牌营运乱了节奏。
创新力
品牌是赢在未来,非现在式的胜负比拼。经营品牌的路途一定会遇到竞争者,可能是商品上的竞争,或许服务模式上的竞争。品牌该关注的不只是竞争者现在做了什么?而是产业与市场,未来会走在什么样的道路上,这才是创新的关键,如果将创新的目标在赢过竞争者,那只会在同一个池子里捞鱼吃,品牌应该具有产业与市场的领导地位,得让消费者追随式信仰,而不是让消费者相对式的比较消费。
然而,新创公司千万别急着做品牌。常听见人问,「我是新创公司,我打算这两年全力冲刺品牌?」做品牌是马拉松,不是短跑;新创公司有许多事情得做——产品系统、量产能力、销售通路、人力资源、研发能量、行销资源,财务规划,事情有轻重缓急,接着还包含品牌规划。品牌是一场长时间的战略方针,不是短期的战术执行。创业时期将财务规划好后,顺着财务与营收状态逐一调整,才是品牌经营的要点。
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,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,请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。